心得体会
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城市文化读后感

时间:2024-07-07 16:23:45
城市文化读后感[本文共6605字]

第一篇:城市文化读后感

城市文化读后感

全书芒福德作为一个规划师,用建筑和艺术来展现城市的发展,深刻讨论了城市问题。《城市文化》一出版就获得了整个评论界的赞誉,将它评价为关于城市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最优秀的文献,芒福德的照片也登在《时代》周刊的封面上。(来自中文版序)但是作为知识尚浅的大学生我没有深刻了解到本书的观点,就“城市文化”这四个字,可以得出:城市的文化运行产生出人类文明,因而城市是文明社会的孕育所。文化则是城市和新人类间的介质,不同质量的城市产生不同文化,而不同文化最终培育出不同的人类。文明出了毛病,表明城市文化结构有问题。(来自译者的话)

结合现今社会,从文化入手讨论城市问题,我觉得有许多值得一提的地方,下面我针对城市文化遗产保护和我国城市文化现状来论述。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历史源远流长,文化遗产作为民族凝聚力的根本要素,对国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有着巨大的作用力和影响力。2014年韩国江陵端午祭申遗成功,似乎像是结束了中韩端午之争,但中国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仍没有停止。2014年中国端午节申遗成功。韩国把传统文化注入了新元素后成功实现转型,并得到国际认可,个人觉得是一个成功的做法。申报的目的肯定是为了保护,但是真正能保护的城市文化遗产要靠每个国家和地区。

当今社会是信息化社会,网络加快了现代化信息的传播,同时也面临着文化缺失。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导致文化多样性发展,像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似得,不得不淘汰掉许多传统文化。很担心很多年之后,我们应该怎么样让孩子去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华文化传统故事》将中国一年各节庆、习俗的来历放入动画片中,以动画的形式传播中华传统习俗文化。多年之后会不会有更多的传统文化只能通过记录的方式保存值得我们深思。

“千城一面”也是病大高楼、大广场、大马路是多数城市的“标配”。西部城市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一些城市的规划成了“墙上挂挂”,面子工程、政绩工程成了城市建设的主力,甚至有些干部认为现代化就是新房子、大高楼,不惜拆旧城建新城,不少地方特色的老建筑毁于一旦。

第二篇:城市文化

?城市传奇

??南京,作为一个王朝的都城,无论在六朝,还是在南唐,都只是以偏安一隅的形象出现。从明朝开始,南京才第一次成为大一统王朝的帝国首都,成为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正式定都南京之前,朱元璋和他的大臣也曾考虑过在其他城市建都,比如汴梁(今开封)、洛阳、长安(今西安)等。那么是什么吸引了朱元璋,让他把首都定在南京的呢?

??从财政经济方面来看,宋元时期中国的经济中心和重心已经逐渐南移,“天下财富出于东南,而金陵为其会”。其次,宋元以后,中国的文化中心也已经转移到南方来。然而南京偏于东南,又有长江之隔,对控制全国极为不利。为解决南京地域上的缺陷,朱元璋开始考虑在南京北边临近中原的地方建座都城。

??此时的朱元璋想到了自己的家乡凤阳。洪武二年九月,朱元璋正式下诏以凤阳为大明的中都。但到洪武八年,朱元璋突然宣布停止中都的营建。关于停建原因,历来莫衷一是。《明史》中说是刘伯温认为凤阳地理形势不佳,实际的原因可能是,朱元璋在中都的营建中看到了乡党势力对皇权的潜在威胁。在营建中都的决策过程中,赞成的几乎都是跟随朱元璋从凤阳一带出去打天下的文臣武将,朱元璋感到,一旦正式在这里建都,这些淮西功臣们就会利用家乡盘根错节的宗族、乡里关系拼命地扩大其个人势力,从而对他和他的皇权构成威胁。 ??洪武十一年,朱元璋正式下诏,以南京为京师。然而都城一事并未尘埃落定。时隔十多年,也就是洪武二十四年,朱元璋又开始考虑迁都。

??南京虽定为都城,但中国的政治中心一直在北方,建都南京有偏安性质;二是元朝残余势力仍虎视中原,伺机南下,建都南京有鞭长莫及的感觉;三是明故宫是填燕雀湖而成,地势下沉,朱元璋认为这对子孙后代不利。

??洪武二十四年,年近古稀的朱元璋派太子朱标前往关中地区,考察长安。然而朱标太子一路车马劳顿,回来以后竟一病不起,第二年就病死了。悲痛欲绝的朱元璋打消了迁都的念头。在太子去世的那年,朱元璋在《祭光禄寺灶神文》中,表达了自己万般无奈的心情:“朕经营天下数十年,事事按古就绪。惟宫城前昂后洼,形势不称。本欲迁都,今朕年老,精力已倦,又天下初定,不欲劳民。且兴废有数,只得听天。惟愿鉴朕此心,福其子孙。”

??虽然没有迁都,朱元璋在位期间,对定都南京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还是作了适当补救。例如针对历代北方少数民族的南下问题,朱元璋作了一系列的布置和预备:明军北伐,赶跑了元顺帝,让大将徐达镇守在北京。徐达死后,朱元璋又派自己的四儿子朱棣驻守在北京。 ??令朱元璋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在他死后,四儿子朱棣密谋造反,用了4年的时间打到南京,最终将大明王朝的都城迁到了北京。

第三篇:城市文化

城市文化——开封赵林威 20145131113 体育学院体育教育1班

开封是河南省省辖市,中国首批公布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古称汴梁、汴京、东京,简称汴,七朝古都,迄今已有2700余年的历史。开封之名源于春秋时期,因郑国庄公选此地修筑储粮仓城,取“启拓封疆”之意,定名“启封”。汉代景帝时(公元前156年),为避汉景帝刘启之讳,将启封更名为开封。自公元前364年至公元1233年,先后有战国时期的魏,五代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北宋和金七个王朝在此建都,历经千年梦华。北宋时期,开封(史称东京)为宋朝国都长达168年,历经九代帝王。东京城周阔30余公里,由外城、内城、皇城三座城池组成,人口达到150余万,是一座气势雄伟,规模宏大,富丽辉煌的都城。为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繁华的世界大都会,而显赫于世。北宋画家张择端绘制的巨幅画卷《清明上河图》,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东京开封城的繁华景象。北宋也是继唐代以后科技、文化、艺术发展的又一鼎盛时期,创造了一代灿烂辉煌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宋文化。清正廉明的包公,满门忠烈的杨家将,图强变法的王安石,民族英雄岳飞等历史名人,都曾在开封留下光辉的足迹,他们的丰功伟绩,作为民族文化,至今仍在海内外广为传颂。 七朝都会、文化名城、大宋故都、菊城之盛名开封是中原地区黄河沿线重要的旅游城市,2014年被国家旅游局命名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积淀,使开封享有七朝都会、文化名城、大宋故都、菊城之盛名。遍布市县的名胜古迹,依稀可寻的古城风貌,特色浓郁的民俗文化,绚丽多姿的秋菊,显示了古都的风韵和魅力。目前,开封拥有名胜古迹景点213处,其中,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3处;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8处;旅游景区(点)22个。开封旅游突出宋代特色。宋都御街、清明上河园、龙亭、开封府、铁塔、繁塔、大相国寺、包公祠等观光景点古朴典雅,与碧波荡漾的包公湖、龙亭湖、铁塔湖和雄伟的城门楼、古城墙交相辉映,形成了以宋代建筑风格为主,宋文化氛围 ……此处隐藏1305个字……的特色,喜欢一个城市其实也就是喜欢这个城市的文化。同时它还是一个城市的精髓,融入这个城市就要融入它的城市文化。当你有机会去重新认识这个你熟悉或不熟悉的城市时,你会记住它的高楼和小巷,它当中的风土人情等这些让你映像深刻的,其实让人们映像深刻的就是这个城市的文化。

城市的现代化建设中城市文化建设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城市在努力发展经济的同时也

要努力的发展文化建设。因为城市文化的发展促进经济的发展,这点是毋庸置疑的。社会需要发展生产力,增加社会财富。但城市的文化建设才是经济发展的精神动力。城市文化建设一方面满足人们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另一方面又不断提升着人们的精神境界,使人们不断的产生更高层次的需求,从而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发展。

城市的文化建设包括社会成员素质的培养,城市形象的建设,文化产业的发展,历史文化资源的发掘和利用还有就是城市群众文化的建设。这当中社会成员素质的培养是最根本的。社会成员是一个城市的主体,城市是由每一个人组成的,每一个人的素质提高了这个城市的整体素质也必将提高。但事实是单纯的提高社会成员的素质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社会成员素质的提高其实是离不开后三者的协助的。也就是说城市文化建设的这几个部分是相辅相成的。城市文化的建设是与经济发展平行的,不可忽略的。它不是达到某种目的的手段,而是城市建设使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的城市就是单纯的为了发展经济而粗糙的发展了城市的文化。这时发展城市文化就被当成了实现经济发展的目的,这本身就是是错误的观念。比如好多城市出现了举办某某节的不好的风气,龙虾节杨树节等等。可以说这是树立城市形象的手段,是城市形象建设的一部分,它可以作为这些城市的名片。但这些城市的最终目的并不是为了建设城市文化,而是为了招商引资,是为了经济的发展。我们任然会看到市民的文化缺失,精神缺失等现象。一边是风风火火的节日活动,一边却是精神缺乏的看客。这样的城市文化建设显然是不能真正提高城市文化的。

与之相通的还有城市在文化建设过程中有重视文化产业的建设而忽视其他文化建设的倾向。文化产业的建设诚然很重要,它不仅对城市的文化建设有贡献还对这个城市的经济有一定的支持。它的发展不仅能满足社会成员的精神需求,还能对其他经济活动产生一种“乘数效应”但单纯的只重视文化产业的建设也就像前文提到的一样,根本目的是为了经济的发展。不夸张的说只是顺便协助了一下文化的建设。有的城市文化由于种种因素的限制不能够形成产业化就被忽视了,这是错误的文化建设。所有的城市文化都是这个城市的缩影,区分开产业和非产业化,所有的城市文化都应当得到平等的对待。

川菜馆是一种文化,麦当劳也是一种文化。如何处理好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关系是城市文化建设中面临的重要课题。城市中不可缺少现代化的高楼大厦也不能忽视对文物古迹等历史遗产的发掘和利用。现代化是城市发达的标志,而历史文化资源则是反映了城市发展的历史轨迹和文化地位。文化从来都是多元化的,单一的文化只能说是残缺的文化。现代化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它不是以推到历史文化为基础的,而是和历史文化共同发展起来的。北京的科技大楼不可能是在四合院的地基上建造起来的,当你的mp3里播放着欧美歌曲时在大街上仍旧可以听到京剧的唱段。这其实正是多元文化下城市的缩影。在城市文化的发展中不必存在一味的“西化论”或者是一味的“传统论”。中国传统文化是城市文化建设的基石,而西方近现代的文化则是作为激发现代活力的异体文化。牢牢把握住根基,发展出现代化、多样化的城市文化才是城市文化建设的主要目标。

前文提到过,城市中的社会成员才是城市的主体。所以城市文化的建设必然也少不了社会成员的努力。文化建设是由政府倡导并主要负责,但参与到其中的是每一个城市中的人。城市修建了图书馆、博物馆等文化场所后并不意味着就能提高城市的文化素养,古城南京拥有的历史文化并不就是因为它曾今是六朝故都。如果城市中举办了文化展览等文化活动,却发现参与到其中的人寥寥。那只能说这个城市的文化建设不够成功。政府在建设中是处在主导地位,政府推动文化建设,但社会成员的参与是关键。文化本身就是由社会成员创造的,这样的城市文化才是自然的城市文化。所以,城市应当广泛的开展历史文化教育、城市特色文化宣传来提高城市市民的综合文化素质。让每一个城市中的人对城市有强烈的认同感,在文化建设中出一份力。同时也要注重城市文化建设人才的发现和培养,这样城市的文化建设才会有源源不断的动力和活力。

参考文献:1、向德平.《城市社会学》 武汉大学出版社

2、马海霞.文化经济论与文化产业研究综述[j].思想战线,2014

3、司马云杰著. 文化社会学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

4、朱铁臻主编. 中国城市手册 . 经济科学出版社,1987

5、张文奎编著. 人文地理学概论.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第五篇:浅谈城市文化建设

浅谈城市文化建设

全国政协副主席、文化部原部长孙家正在其著作中写道:?有一个哲学家讲过‘一个人在饿肚子的时候只有一个烦恼,吃饱饭以后便会生出许多烦恼。’第一个烦恼是生存的烦恼,在生存当中食品非常重要;第二个烦恼是发展的烦恼,解决发展的烦恼,文化很重要?。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大部分地区居民都已经解决了吃饱饭前的烦恼,却又迎来了吃饱饭后的又一烦恼,即精神文化生活的空虚,这种?烦恼?不是?向钱看?能够解决的,这时候我们会发现?文化很重要?。

2014年后,我国东部很多的城市人均gdp超过了3000美元,经济学研究指出,人均gdp3000美元是一个重要的发展临界点,也是城市发展的关键时期,它标志着城市经济已经达到中等收入国家的水平,且预示着城市发展开始发生结构性的变化并进入转型期。这一时期,城市居民的需求层次由发展型向享受型过度,住房消费、私人购车出现爆发性增长,消费结构升级势头强劲,然而,在享受的同时,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缺少了对美好的期待和憧憬,生活在比拼中显得无聊、乏味。这时,唯有精神的充实才能让人们感受到?生活充满意义?。这就要求城市的管理者在加快城市建设的同时,更加注重文化的建设,让城市不仅是人们身体的栖居提供物质的场所,还要成为人们心灵的栖息提供精神 1

的空间。近年来,苏州、广州等越来越多的城市,都已经把文化建设作为城市建设的中国要组成部分,这也是这些先进发达城市幸福指数连年飙升的重要原因。

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城市文化建设在城市化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这不仅是对市民的文化意识的培养、对环境中的文化内涵的打造,还要从历史着手,挖掘培育传统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并加以提炼升华,形成武清城市特有的现代文化形象。

针对城市文化建设,几点建议:一是积极挖掘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把特有的民间文化完整的保留,使之成为对外宣传的软名片。二是在拆迁改造的同时,加大对传统文化建筑的修缮和保护力度,可不拆即不拆、可转移的即转移、可修复的快修复。三是在地名选取时,优先选取该地段原始地名,增加现代街区的历史文化韵味。

《城市文化读后感[本文共6605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Copyright © 2023 爱读书网 www.hydpart.com 版权所有